2009年2月7日 星期六

1.子曰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

7 則留言:

  1. (白培霖 民67年5月13日筆記)
    學有二義: 覺也(知); 效也(行). 先知 "不遷怒, 不貳過", 再行 "不遷怒, 不貳過". 知行合一方為學.

    子路有聞, 未之能行, 唯恐又聞. - 必先要有行, 方可算學.

    回覆刪除
  2. (白培霖 民67年5月13日筆記)
    時習之: 以時而習之. 孔子為 "聖之時者".

    習, 鳥數飛也: 促毛快長; 屢次學飛.

    藏之於心為 悅, 慍
    現之於色為 樂, 怒

    回覆刪除
  3. (白培霖 民67年5月13日筆記)
    同道曰朋, 同門曰友.

    回覆刪除
  4. (白培霖 民67年5月13日筆記)
   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?

    宋學: 別人不知道我有道德也不生氣(心中也沒有不愉快), 不也是君子嗎?

    我們: 第一句說學不厭, 第二句說德不孤, 第三句:求學之人不知道, 心中也不生氣, 不也是成德的君子嗎? 誨不倦

    回覆刪除
  5. (白培霖 民67年5月13日筆記)
    論語: 論道之語. 道是方法, 是為人, 治學, 治世標準之至善者.

    學而是孔子之志

    回覆刪除
  6. (白培霖 民67年5月13日筆記)
    時: 書經大禹謨:"時乃天道". 人不能違時.
    禮記學記: "當其可之謂時".
    文子上禮篇:"夫聖人非能生時, 時至而不失也." 聖人能把握時, 故不失時.

    謂之: 叫做. 之謂: 就是. 天命之謂性, 當其可之謂時.

    回覆刪除
  7. (白培霖 民89年12月16日筆記)
    學有二義:1. 覺也. 真覺. 覺才懂得效法. 2. 效也: 見賢思齊. 人家怎麼做, 我就怎麼做.

    因何你學? 因你覺了. 予天民之先覺者也(這是責任). 先覺覺後覺, 覺了才能學.

    我們不覺, 絕不肯學. 因他沒覺得學的重要性

    覺悟之後, 不懂效法, 沒懂什麼叫學

    故曰: 不學無術, 學就有術

    回覆刪除